Z世代养生零食:8000亿市场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
时间: 2025-06-29 01:29:34 | 作者: 细粉加工设备
产品特点
据最新国家统计局《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保健养生消费已进入我国18~35岁年轻人群的消费榜单Top3行列。养生赛道目前已呈现低龄化、年轻化态势,也正慢慢的变成为Z世代尤其关心的领域。中国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年轻人群体中,养生青年占比已经高达83.7%。
于是,“养生零食”这一热词应运而生:八珍糕、芝麻丸、琼玉膏……带有强烈“古典中方”色彩的零食产品火爆电子商务平台,展现出在Z世代消费偏好驱动下,养生零食化如火如茶的发展之势。
“养生零食”主要指药食同源的中医药功能性零食产品,配料成分符合中医食物治疗养生传统所认可的“食疗大于药治”的思维,配方大多取自古法养生食疗方剂,天然地带有养生属性,且同时又属于休闲食品。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养生零食行业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7514亿元规模。过去一年,在养生零食细分的高增长赛道中,养生饮增长40%,芝麻丸增长30%,燕窝粥增长300%,显示出很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尤其在线上电子商务平台渠道,年轻化的养生零食品类表现亮眼:据天猫超市等线年底便携装的黑芝麻丸、秋梨膏和红糖姜茶等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达到3倍,其中七成都被新晋的95后年轻家庭买走。在休闲零食市场整体发展停滞的情况下,具有养生功能性的零食品类却呈现出不凡的增长态势。
养生类食品,尤其是零食的主要花钱的那群人为二线及以上城市年轻人,其中女性消费意愿明显高于男性;此外,95后等Z世代人群增速强劲,潜力巨大。聚焦场景而言,办公室以及居家养生场景依然是当前养生零食的高增长赛道。
丁香医生发布的国民健康报告中曾指出:“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的健康困扰似乎更多,其中,“00后”的健康问题尤其突出。在“养生年轻化”的大热潮流下,更适应Z世代快节奏生活、朋克养生风格的即食化、便捷化养生零食凭借其新鲜的特征优势而广受青睐。
作为“古方新时尚”的养生零食,其兼备药食同源成分的本质与现代化零食的形式。典型的灵感、工艺、食材、配伍、功能等均脱胎于中医食物治疗文化,遵循 “食治”思想、“治未病”观念,同时在适应新场景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形态创新,如饮料、果冻、软糖、饼干、糕点……多种口感各异的药食新零食正在涌现。
根据中医传统,古代食疗方剂的常见剂型有酒、散、汁、菜肴、羹、汤、粥、饼、丸、酥、膏等,其中丸、膏、饼是流传至今当下市场最常见的传统养生零食剂型。
膏剂一般是将药食同源成分细粉与油脂基质混合,调制成半流体状物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丸剂则是将中药细粉或药物提取物加工成球形固体剂型,适宜内服;散剂则是将药材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由于这三种产品剂型相对而言是较为方便食用的形式,且利于吸收,在当下仍拥有广泛的流行度。
随着慢慢的变多品牌“入场”养生零食赛道,也催生了新的技术更新、形式创新,中药养生零食在传统食疗方剂剂型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小包装丸剂、膏方小袋饮、代餐糕饼、破壁粉等零食化的剂型包装变体,甚至会出现了棒棒糖、软糖、米稀、零食棒等趣味性的新产品样式。
越来越多的品牌产品通过引入超微粉碎技术、冻干技术、萃取技术等进行创新开发,推出药食同源软糖、酵素果冻等琳琅满目的新形式养生零食,助推市场更深层次走进快手早餐、茶余饭后、加班夜宵等更多元的Z世代年轻人生活场景。
近年来,电子商务平台养生零食的销售额从始至终保持着30%的同比增长,在整个线上零食市场销售额和销量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养生零食市场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逆势增长,规模逐渐扩张,体现出其强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面对这一愈来愈热的“蓝海”细分赛道,“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无疑成为全行业各个品牌都急需思考的问题。结合当前现状及研究报告,可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未来路径:
全览当前养生零食行业,人们的视线往往被锁定在固定而熟知的几大“大众单品”之上。生产同一种养生零食产品的品牌数量较多,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行业内企业很难拥有绝对竞争力。比如开发养生芝麻丸的品牌就有同仁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大众熟知的头部品牌,产品成分、剂型、加工技术都大同小异,很难建立差异化矩阵。
多数品牌扎堆某一种网红养生零食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后导致行业内的企业难以具备核心吸引力。因此,细分人群、细分场景下的精准功能食品性迭代,是如今行业接续创新的第一路径。
品牌在未来可通过针对性的研发创新,聚焦Z世代年轻群的细分需求,根据其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更细致化的洞察:如学生党的健脑补益、白领女士的胶原蛋白补充、增肌瘦身情境中的营养补给……以精准定位来满足多种年轻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健康诉求,首先从一个细分的类目切入,寻找突破口,形成品类聚焦,然后不断挖掘新的药食同源物质在产品中的应用,从根本上建立独特价值,才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速食市场发展及消费洞察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速食市场规模已达6736亿元,预计2026年中国速食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差旅、露营、通勤、加班等食用场景催生出了年轻花钱的那群人对于便捷性的需求,要想争夺年轻人的市场,其核心途径就是解决产品食用繁琐的痛点,提升食用便利度。
以“网红大热单品”黑芝麻丸为例,它改良了传统黑芝麻糊需要开水冲泡的不便,开袋即食、口感甜美,因此成为不少年轻人贴身携带的养生零食;不少养生膏剂型食品,如秋梨膏等也纷纷改善其不易携带的产品特征,推出分装条、单次装等。大瓶装变小袋即食装、粉剂状变糕丸状……更加便携的零食新包装不仅方便食用,也助推养生无处不在,更顺利地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随着滋补品市场发展,品牌背景、食用体验、成本配料,甚至科研实力、生产流程,都会成为消费者的判断标准。因此,养生零食的“养生”一词背后所承载的成分、含量就成了重中之重。
根据亿欧智库《健康养生类食品消费需求与趋势报告》消费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63%的消费的人在购买健康养生类食品时会选择有医生或专家推荐的产品,58%的消费者比较关注大品牌背书,“越来越理性的年轻群体”更信任权威机构与品牌背书,因为此类养生食品的原料和功效更能受到保障。未来养生零食市场还是亟需更有营养价值、更考究的产品出现,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药材含量足,才更能获得“成分党”消费者的信任。
传统养生食品大多为古典的药袋包装,缺乏便利性的同时,美观感也差强人意。因此,为了适应年轻化潮流,养生零食在包装上便携化、形态上颜值化,才能更好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契合年轻花钱的那群人的偏好。
Z时代的年轻人消费力崛起,新的消费习惯应运而生,非常容易被新奇美观的产品吸引。包装美观是引发情绪的第一步,它通过创意图形、色彩运用、视觉节奏与情感符号的巧妙结合,与消费者达成情绪共鸣。比如“精美国潮”等创意引领的美观包装无疑能够降低养生零食的接受负担,通过“第一眼好感”获得年轻人青睐。
在Z世代群体之中,超七成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健康养生类食品,其中50.9%会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远超于选择线下实体专卖店购买的消费者数量;也有调查表明,消费者高度依赖线上渠道,未来存在很明显的增长空间。
正因如此,面对“赛博原住民”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线上多元营销的手段能成为未来养生零食品牌驱动增长的重要辅助:社交平台图文种草、借助故事进行情感营销、与知名IP跨界联名……用这些方式触达消费者,预计将带来可观的营销收效。
食养观念兴起,表明年轻人的养生意识正在增强,养生零食以其年轻化的特色首当其冲成为了势头正盛的行业新翘楚。总体而言,中药养生零食呈现出线上销售为主、年轻女性消费群为核心、美味便捷和轻养生功能性的特点。
行过初步发展期,现阶段养生零食已经走上竞争愈演愈烈的升级之路,尤其面对偏好“个性”的快节奏Z世代年轻人,只有根据不同人群健康需求深入调研洞察,定制专属化、精准化的精准营养补充方案,具备成分外观独特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打出优势,走好未来发展之路。
[7]《2017—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大家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工程案例
相关设备